海澤森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

 

 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長冠犀鳥,又名白冠犀鳥

前言

 

一對長冠犀鳥(Aceros comatus),顯得坐立不安。

 

其實不難理解,面對我這不速之客,於視線範圍內守候,又怎會不加以提防呢?

 

飛翔,跳躍,再飛翔,再跳躍……動作變得沒完沒了!期間,寡言的牠們,更發出類似鴿子的「kuk kuk」聲,看來我的闖入,已令牠們緊張起來了……

 

我並非存心騷擾牠們,只是被牠們深深迷住:在「雀鳥展覽區」時,牠們的模樣令我全神貫注;在「婆羅洲之旅」時,牠們的出現令我雀躍萬分……

 

「雀鳥展覽區」

 

我身處的「雀鳥展覽區」,位於香港公園範圍以內,與偌大的「尤德觀鳥園」並鄰而建。上世紀90年代,市政總署為展出較大型,無法置於「尤德觀鳥園」的東南亞鳥類,故另闢高地,興建規模較小的展覽區,並一直沿用至今。

 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海澤森攝於「雀鳥展覽區」入口(攝於2016年6月)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黑中帶黃的雙角犀鳥(攝於長隆鱷魚王國,2014年12月)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藍紫混合的鳳冠鳩(攝於尤德觀鳥園,2013年12月) 

 

而長冠犀鳥,便是展覽區內的長期展品。牠與黑中帶黃的雙角犀鳥,藍紫混合的鳳冠鳩,分別置於獨立籠舍裡,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。

 

犀鳥中的嗜肉者

 

長冠犀鳥,英文直譯為白冠犀鳥(White-crowned Hornbill),原因在於頭上豎起白色,像打了蠟的冠狀羽毛。而羽毛所構成的黑與白,獨樹一幟,有別於其他犀鳥品種。

 

在婆羅洲8種犀鳥中,牠是最安靜的,飛行期間默不作聲,牠也是最罕見的,蔽身林間靜止不動,就連當地居民,要觀察牠也並非易事。

 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長冠犀鳥的羽毛,其黑白色獨樹一幟,有別於其他犀鳥品種

 

犀鳥一般都是雜食性,既吃小動物,也吃大果實。唯獨牠傾向嗜肉,經常以小組群體式出動,四處搜羅昆蟲,蜥蝪,鼠類等果腹,為平衡生態作一分力。

 

一面之緣

 

在逗留婆羅洲的日子裡,我與長冠犀鳥也有一面之緣。

 

婆羅洲塔賓森林保護區,其入口外圍有一大片棕櫚林,由廣闊的泥路所分隔。由於兩者環境截然不同,經常有珍禽異獸,誤闖泥地附近歇息或覓食,成為最理想的觀賞地點。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塔賓森林保護區,其入口外圍有一大片棕櫚林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棕櫚林及保護區,由廣闊的泥路所分隔

 

而長冠犀鳥,便是保護區內的一棵亮燈。牠們突然闖進樹冠層上,歇息不久即改變位置。團友要趁牠們離開前夕,來個瘋狂拍照。

 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突然闖進樹冠層的長冠犀鳥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牠是婆羅洲最罕見的犀鳥,當地居民要觀察牠也並非易事

 

透過導師從旁解說,令我得知這種瀕危鳥類,是如何難得一見,同時亦恍然大悟,原來長冠犀鳥能在香港展出,是多麼難能可貴。

 

兩種層次

 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,我察覺「兩種層次的體驗」。

 

我們前往展覽區參觀,原來可視為一種「初級體驗」。由於這裏較易接觸稀有雀鳥,較易引發興趣及同理心,藉此辨認牠們的特徵,學習留意牠們的舉動,閱讀有關牠們的資料,這是第一種層次。

 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往雀鳥展覽區參觀,可視為初級體驗

 

然後,將這種興趣延伸下去。在條件許可下,親身到訪動物的原產地,作「深層次體驗」,透過長時間的四處尋訪,了解牠們為何如此罕見,再思考我們如何在生活上,行動上,做到保育牠們的效果,這便是第二種層次。

 

而這兩種層次,基本上是沒有衡突的,反而可視為生態教育的延伸,只要充分利用這點,將有助於保育推廣工作。

 

後記 

 

從「展覽區」到「婆羅洲」——兩種層次的體驗 [海澤森] - 海澤森 - 海澤森的大自然生態世界

 長冠犀鳥總算安定下來

 

我悄悄地離開後,長冠犀鳥總算安定下來。

 

說來矛盾!既要「減少滋擾」之下,做到「觀察行為」的效果,兩者要取得平衡著實不易,看來我也花點心思才行。

评论